【2025最新Carousell騙案呃人手法】附防網上騙案貼士
家居及個人網絡文章2025年8月27日
隨著 Carousell 成為香港人熱門的二手買賣平台,騙徒亦將傳統網上詐騙手法搬到 Carousell 平台,專門針對網購經驗較淺或年長用戶。您知道嗎?根據香港警務處 2024 年數據,網購騙案宗數超過 11,000 宗,涉款逾 3.5 億港元,而 Carousell 騙案更被列為警方三大騙案之一!
為助您及家人遠離 Carousell 騙案,本文將詳盡介紹2025年五大最新 Carousell 詐騙手法,並分享實用防騙及自救策略,為您的網購旅程加添一道安全屏障。
目錄(點擊跳往相關段落)
出售二手物品常見騙案手法類型
購買二手物品常見騙案手法類型
Carousell出售二手物品常見騙案手法類型
不少人以為只有網上購物才會遇上騙案,原來透過 Carousell 出售二手物品同樣有風險。以下為您介紹其中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法:買家保障騙案(釣魚連結),提高您的警覺,保障交易安全。
1. Carousell買家保障詐騙
或許不少讀者對「買家保障」1尚未熟悉。買家保障是 Carousell 平台官方提供的付款托管服務:買家付款後,款項會先存放於平台,直至買家確認收到與描述相符的商品,款項才會自動轉入賣家戶口。整個過程均於 Carousell平台內完成,並不會跳轉至任何外部網站。騙徒竟然利用這項功能進行詐騙。
騙徒會假扮買家,在 Carousell 私訊賣家索取電郵或聯絡方式,或要求賣家點擊外部連結以繼續「付款流程(完成收款)」。隨後發送偽裝成官方的電郵,內含「領款」連結。賣家一旦點擊,便會被引導至釣魚網站,要求輸入銀行資料及驗證碼,最終導致戶口資金被盜。
真實案例:受害人放售陳皮被「假買家保障」騙走 26 萬
受害人在 Carousell 以 988 港元出售陳皮。騙徒帳戶已有三年歷史,看似可信,並主動提議使用新推出的「買家保障」付款方式2。為求盡快成交,受害人按對方要求提供電郵地址。
數分鐘後,受害人收到一封高仿真度的「售出確認」電郵,內附「點此確認收款」按鈕。點擊後跳轉至仿冒銀行登入頁面;同時,騙徒透過 WhatsApp 不斷催促。受害人因心急,輸入銀行名稱、密碼及一次性保安編碼。短短數十秒內,戶口資金被分批轉走,合共達 26 萬港元。
2. 「空頭支票」詐騙
騙徒通常先承諾以「轉數快」付款,藉此降低賣家戒心,面交時卻臨時改用支票入數。其同黨會同時在櫃員機存入空頭支票,銀行應用程式顯示入數項目為「CQM DEP」紀錄(Quick Cheque Deposit),偽造成「即時轉賬」假象,令受害人誤以為款項已到賬3,成功騙取賣家交貨。
除此之外,騙徒亦會採用雙重詐騙手法,於交易時謊稱「過多咗錢」,要求賣家退回差額,令受害人不但被騙交出貨物,還蒙受金錢損失。
真實案例:彈票黨雙重詐騙
受害人於 Carousell 以46,000港元出售相機,與騙徒面交時遇上「彈票黨」4。騙徒同黨自稱代友人交收,先轉帳100元測試帳戶,隨後支付48,000港元,多出1,500港元,受害人表示會退還多付款項。騙徒同黨隨即帶走相機。事後,騙徒謊稱不小心「入錯數」,兩度要求受害人退款,受害人合共被騙走約1萬元,連同相機損失近6萬元。
3. 釣魚連結詐騙
騙徒會假冒買家,向賣家表示有興趣購買貨品,並謊稱使用「轉數快」(FPS)付款。取得賣家FPS電話號碼後,騙徒會發送含有釣魚連結的短訊5,企圖騙取賣家的網上銀行或信用卡資料及一次性密碼。取得資料後,騙徒便會盜取銀行存款。
此外,亦有騙徒要求賣家離開買賣平台,改用 WhatsApp 溝通,期間發送釣魚連結,誘使賣家上當。
真實案例:受害人賣潤喉糖痛失65萬港元積蓄
受害人於 Carousell 平台出售潤喉糖,騙徒要求改用 WhatsApp 溝通。期間,受害人按騙徒指示提供電郵以收取貨款。其後,受害人收到假冒 Carousell 的電郵,內附釣魚連結6。受害人按指示輸入銀行帳戶資料,最終被騙徒盜取近65萬元銀行存款。
原來網絡騙案損失都有保障!蘇黎世的「網絡同行」計劃如何幫助您?
隨著 Carousell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即使您已熟記防騙技巧,仍可能遭受金錢損失,受害者往往面臨龐大財務壓力。面對這些風險,除了提高警覺和防範,更應為自己加添一份可靠的保障。
蘇黎世「網絡同行」個人網絡安全保險*專為應對網上交易及網絡安全風險而設,助您在遭遇詐騙或網絡攻擊時,減輕經濟負擔,安心無憂:
✔️釣魚連結導致的網絡欺詐保障:如您在 Carousell 交易過程中,因誤點惡意連結而造成財務損失,每事故可賠償高達5,000港元,助您減輕經濟壓力。
✔️假冒主辦單位或公司造成的損失:因假冒官方機構或商戶的詐騙行為而導致的財務損失,每事故可賠償高達5,000港元。
✔️信用卡盜用保障:如因誤點假冒 Carousell 官方網站,導致信用卡出現未經授權交易,我們將提供網絡社交工程保障,每事故最高賠償5,000港元。
✔️數據及系統修復費用保障:若您的裝置因遭受木馬病毒或其他網絡攻擊而需修復,我們將提供高達10,000港元的保障,全面守護您的個人數據和系統安全。
✔️購買「網絡同行」即送免費VPN:支援最多同時連接10部設備,並配備Wi-Fi安全掃描功能,助您檢測網絡安全等級,避免連接不安全的網絡。
Carousell購買二手物品常見騙案手法類型
4. 惡意 QR Code 詐騙
騙徒會聲稱沒有「轉數快」等電子支付工具,只能使用信用卡戶口付款,並發送一個看似正常的 QR Code。受害人一旦掃描該 QR Code,便會被導向釣魚網站,要求填寫銀行資料及一次性驗證碼,最終導致銀行存款被盜取。
真實案例 : 掃碼收款反被盜取 4,000 港元
受害人在 Carousell售賣一對高踭鞋,騙徒稱沒有電子錢包或支付工具,提供一個 QR Code 要求受害人掃碼以信用卡戶口收款。受害人按指示掃描並輸入銀行帳戶資料,不到一分鐘信用卡即被扣取約 4,000 港元的外幣交易7。事後登入 Carousell 發現騙徒帳戶資料已更改,才知被騙。
5. 演唱會門票詐騙
騙徒常以「臨時有事」或「朋友多買一張」為由,出售略高於原價的門票,藉此降低受害人戒心,並要求先付訂金或全款8。受害人一旦付款,騙徒便會封鎖對方或刪除帳戶。
另一類騙徒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會聲稱擁有可靠的門票來源,並提供高度仿真的票根截圖和購票證明 ,甚至標榜前排位置,誘使受害人放下警惕。
此外,部分騙徒會於收款後提供取票編碼、QR Code 或截圖,但當受害人到自助售票機或櫃檯取票時,卻發現「無此訂單」或「已被使用」,才驚覺受騙。
真實案例 : 購買演唱會門票被騙 6,000 港元
受害人在 Carousell尋找演唱會門票。騙徒帳戶有不少過往交易紀錄,看似可信,並主動提供身份證。在受害人完成轉帳後,騙徒隨即封鎖受害人,連Carousell帳戶亦被平台標示為可疑而停用。受害人未能成功取得門票,最終損失 6,000 港元9,才知墮入騙局。
防騙自救全攻略
1. 先檢視買家/賣家信譽
在交易前,請先查看對方的個人檔案、以往交易紀錄及評價。一般而言,註冊時間較長的帳戶較為安全;若對方是新帳戶,則應提高警覺,謹慎交易。
2. 提防任何可疑連結、電郵及訊息
切勿隨意點擊買家或賣家發送的任何超連結,因為 Carousell 平台絕不會引導用戶前往第三方外部網站,也不會要求填寫電郵地址、密碼、電話號碼或信用卡等個人資料。此外,Carousell 絕不會透過短訊發送任何連結給用戶。以下是 Carousell 官方認可的網址及電郵域名10,請務必核對以保障交易安全。
官方認可網址 |
|
官方認可電郵域名 |
|
3. 儘量面交,避免預先落訂
盡量選擇面交及即場現金交易,避免先付訂金預留產品,因為大部分騙案都是先收訂後失聯。此外,建議在光線充足、人多的公眾場所進行交收,以確保交易過程安全可靠。
4. 堅持在 Carousell 平台溝通並善用「買家保障」功能
騙徒常誘導用戶轉至 WhatsApp、Telegram 等第三方平台溝通,以逃避 Carousell 的監控系統。為保障交易安全,請務必在 Carousell 平台內進行所有溝通,並優先使用平台提供的「買家保障」付款方式,避免使用轉數快、QR Code 或銀行轉帳等方式,從而降低陷入釣魚連結的風險。
5. 善用「防騙視伏網」預先查核可疑號碼或網站
「防騙視伏器」11由香港警方與網絡安全機構合作開發,協助公眾辨識網絡詐騙。遇到可疑賣家時,可輸入帳戶名稱、收款賬戶、可疑電話、電郵或網址,查核是否有詐騙紀錄。如發現可疑用戶,應立即向 Carousell 檢舉,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最後,如懷疑受騙,請保存所有聊天記錄、付款證明、訂單詳情及商品照片,方便日後舉報或報警,保障您的權益,並及時向 Carousell 舉報可疑用戶。
備註:
1資料來源:Carousell,《[香港] 咩係買家保障?》
2資料來源:UHK 港生活,《網上賣陳皮反被騙走-26萬元-騙徒短訊-電話狂催索取保安編碼-平台-提防假冒管理員》
3資料來源:香港浸會大學,《【防詐騙貼士】網拍交易需警惕「彈票黨」,騙徒以空頭支票騙取物品》
4資料來源:HK01,《港漂生Carousell賣LEICA相機 遇彈票黨失近$6萬:香港騙子太猖獗》
5資料來源:HK01,《10日57宗Carousell網購騙案涉$280萬 「買家」扮畀錢傳連結盜款》
6資料來源:香港文匯網,《網購騙案│繼Carousell賣牙刷痛失$80萬後 再有女子賣喉糖被騙$65萬》
7資料來源:HK01,《網購騙案!買家提供QR code稱可用信用卡收款 女生一嘟被呃$4000》
8資料來源:ADCC反詐騙協調中心,《周杰倫演唱會「7大購票陷阱」Carousell及Facebook平台頻出現》
9資料來源:UHK 港生活,《Coldplay演唱會成詐騙工具?騙徒每張門票賣貴$1千 再用2招博信任?成功收錢即Block人...》
10資料來源:Carousell,《網絡釣魚防範措施:點樣識別可疑嘅網址連結、電郵、訊息、二維碼等等》
11資料來源:守網者,《防騙視伏器 |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 協助公眾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
*以上内容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保險合約的一部分。有關此項保障計劃的內容細則及不承保事項將詳細列於保單之內,如有任何差異,均以保單內之條款細則為準。蘇黎世保險有限公司對所有事項保留最終批核及決定權。
免責聲明
本材料中包含的資料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的任何推薦或建議。閣下不應僅憑本文所載的資訊作出任何決定。在根據本材料中的任何資訊採取行動前,閣下應考慮個人情況並尋求獨立意見。
本材料中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購買或銷售任何保險產品或服務的要約。如根據該司法管轄區的法律,提供、推廣或招攬保險產品或服務屬違法行為,任何保險產品或服務均不得被視為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推廣或招攬銷售。
蘇黎世保險(香港)從其認為可靠的來源獲取本材料中的資訊,但並不保證資訊的正確性、充分性和完整性。
未經蘇黎世保險(香港)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本材料中的全部或部分資訊。在任何情況下,蘇黎世保險(香港)均不對任何人因使用、依賴或分發本材料所載資訊而引起或與之相關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