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柴扭傷處理方法】詳解骨裂症狀、後遺症、消腫及戒口注意

意外及健康文章2025年8月8日

分享此文章

拗柴(腳踝扭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 ,嚴重程度更影響日常生活。本文全面解析拗柴症狀、消腫處理步驟、戒口重點、後遺症及預防方法,助您安心復原。

目錄(點擊跳往相關段落)

 

甚麼是拗柴(腳踝扭傷)?拗柴的症狀與自我評估

腳踝扭傷,俗稱「拗柴」,是指腳踝關節因外力突然扭動,令韌帶拉傷、撕裂或骨裂,常見於運動或行走時,無論男女老幼均有機會發生。透過了解拗柴的常見症狀及自我評估方法,有助及早處理,減少後遺症。

拗柴後常見症狀1

  • 腳踝迅速腫脹、僵硬
  • 腳眼位置皮膚表面出現瘀青或變色,受傷後數小時內更為明顯
  • 受傷部位會感到疼痛,活動(如腳腕向前或向內伸展)或按壓時,疼痛加劇,活動幅度限
  • 行走跛行,嚴重時甚至無法承重

sprained ankle pain spots sprained ankle pain spots

(圖片來源:凝聚物理治療及運動復康


拗柴後的自我評估1

1. 觀察腫脹與瘀傷

仔細查看腳踝受傷部位是否迅速腫脹,並觀察皮膚有否瘀青、變色或擴散。若腫脹和瘀傷明顯或加劇,屬較嚴重情況。

2. 測試疼痛程度

輕按受傷部位,感受疼痛的範圍與強度。輕微扭傷通常疼痛較局部且可忍受;若觸碰時劇痛,甚至蔓延至小腿腳趾,則需及早求醫。

3. 檢查活動幅度

慢慢轉動腳踝或上下移動腳掌,觀察活動時的疼痛與受限程度。如活動幅度受限或感到劇痛,需特別留意。

4. 測試承重能力

嘗試以受傷腳站立或行走,如能承重但略感不適,可能只是輕傷;如完全無法承重或痛楚劇烈,則屬嚴重傷勢,應停止測試,以免進一步損傷。

5. 觀察變形或異常角度

檢查腳踝是否出現明顯變形、歪斜或異常角度。這些情況通常與骨裂或骨折有關,需及早求醫。

6. 檢查神經及血液循環狀況

輕觸腳趾,觀察是否有麻痺、刺痛或失去知覺,同時留意腳趾顏色及溫度。若出現蒼白、冰冷等異常狀況,應儘快尋求醫療協助。

 

拗柴的嚴重程度分級

完成自我評估後,可初步分辨拗柴的嚴重程度:


一級、二級、三級扭傷特徵1

分級 一級(輕度) 二級(中度) 三級(重度)
韌帶損傷情況  輕微拉傷或部分纖維撕裂  部分韌帶撕裂  完全斷裂或嚴重撕裂
腫脹/瘀傷  輕微腫脹,無明顯瘀傷  腫脹明顯,常見瘀傷  腫脹迅速且大片瘀青
活動度/承重  活動度略受影響,可承重  活動度受限,跛行或難承重  無法承重,活動幅度大幅受限
其他特徵  行走時感到不適  觸摸時疼痛加劇,關節鬆弛感  腳踝變形或異常鬆弛

如何分辨扭傷與骨裂

要分辨腳踝扭傷還是骨裂,重點在於觀察傷勢嚴重程度。若出現腫脹明顯、劇痛、腳踝變形、完全無法承重、腳踝發出異常聲響,或傷處出現異常角度,這些都是骨裂甚至骨折的警號。應儘快求醫並安排X光檢查,切勿自行處理,以免加劇損傷。

 

拗柴後的急救處理及消腫

及時的正確急救處理能有效減輕腫脹和疼痛,降低傷勢惡化風險。

RICE原則2

RICE 是國際公認的扭傷急救黃金法則,包括四個步驟:

1. Rest 休息

立即停止任何活動,避免用受傷腳承重,讓腳踝休養和復原。

2. Ice 冰敷

受傷後 48 小時內,每 2-3 小時冰敷患處15-20 分鐘,以減輕腫脹及疼痛。切勿將冰袋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

3. Compression 壓迫

使用彈性繃帶輕輕包紮腳踝,幫助減少腫脹,但不要纏得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如出現麻痺、刺痛或顏色變深,應立即鬆開繃帶。

4. Elevation 抬高

將受傷腳踝墊高至高於心臟水平,協助消腫。可用枕頭墊高腳踝,特別是在休息或睡覺時。

Rice principle

(圖片來源:亞洲運動醫學及痛症復康治療學院


避免常見錯誤

急救時,很多人會因習慣或誤解而犯下一些錯誤,反而加劇傷勢,應特別留意避免:

  • 立即熱敷:受傷初期切勿熱敷,因熱力會加劇腫脹和內出血,應先以冰敷處理。
  • 過度活動或強行走動:受傷後應盡量休息,避免用受傷腳走動或運動,以免進一步損傷韌帶或骨骼。
  • 隨意按摩患處:初期腫脹未消時不宜按摩,以免加重出血和炎症。
  • 包紮過緊:壓迫包紮要適度,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反而不利於康復。
  • 忽視嚴重症狀:如出現劇痛、變形、無法承重等情況,切勿自行處理,應儘快求醫。

 

醫療處理與復康建議1

根據傷勢嚴重程度,醫生會提供適切的治療建議,並配合物理治療和居家護理,助您安全、有效地恢復腳踝功能,減少後遺症及再次受傷風險。

輕度扭傷:護踝、止痛藥

對於中度或重度扭傷,物理治療能幫助消腫、加速韌帶修復及預防慢性踝不穩。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傷勢和進展,度身訂做復康方案,並提供專業指導和監察。

  • 初期治療:以冷敷、針灸、超聲波、衝擊波治療及手法消腫,幫助控制腫脹和炎症,加速初步康復。
  • 活動度訓練:進行踝關節的主動或被動活動練習,預防關節僵硬,維持柔軟度。
  • 肌力訓練:強化腳踝、小腿及相關肌群,提升支撐力與穩定性,促進受傷組織修復。
  • 平衡與本體感覺訓練:如單腳站立、平衡板訓練,幫助提升協調能力,減少日後再次扭傷的風險。

中度或重度扭傷康復需時,醫療及物理治療費用亦可能帶來負擔。即使無需動手術,長期復康及定期覆診的開支亦不容忽視。及早投保全面的意外保險,有助分擔醫療費用,讓您在安心專注康復。

蘇黎世「至守護保費回贈意外保障計劃」為您提供全面意外醫療費用賠償,涵蓋物理治療等多項保障。計劃特色是即使曾有索償,期滿時仍可獲全數保費回贈,且不會扣除先前任何賠償金額。如在保單期內沒有索償,更可獲高達105%保費回贈!此外,您只需繳付10年保費,即可享15年意外保障

至守護保費回贈意外保障計劃

  • 曾索償仍可獲全數保費回贈(並不會扣除先前任何賠償金額)
  • 只需10年保費,即可享15年意外保障,期滿時更可獲高達105%保費回贈
  • 意外身故及傷殘賠償保障最高達200萬港元
  • 每次意外醫療費用可實報實銷,賠償包括但不限於外科手術、X光檢查、脊椎治療、物理治療、跌打及針灸等
  • 意外住院現金賠償保障包括香港以外醫院
Zurich Guard Key Visual

【限時優惠】首月總保費1港元 (節省超過1,000港元*!),送首年免費保健通行證(價值390港元) ,優惠期有限,立即投保!

*以投保至守護保費回贈意外保障計劃選項4保費計算

立即投保了解更多

骨折或韌帶嚴重撕裂:X光或磁力共振

如骨骼部位出現明顯疼痛且無法承重,應儘早求醫,並根據醫生建議接受X光檢查,以確定是否骨折,或進行磁力共振等進一步影像檢查。若確診骨折或嚴重韌帶損傷,醫生或會建議石膏固定或手術治療,以確保妥善復原。

居家護理及復康運動

回家後,持續良好護理至關重要。初期可繼續RICE原則(休息、冰敷、壓迫、抬高)以控制腫脹和疼痛。急性腫脹消退後,應按物理治療師或專業醫護人員指導,進行復康運動,減低日後反覆扭傷的風險。復康過程建議循序漸進,如感不適應立即暫停,確保安全有效地康復。

拗柴需要戒口嗎?

一般來說,拗柴後並無特定戒口要求,但應均衡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維他命C及鈣質,有助促進組織修復和骨骼健康。中醫師3則建議適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奶茶、蛋糕)、糯米、高嘌呤食物及牛羊海鮮等,特別是痛風或濕疹患者,以免加重體內寒濕熱。若有慢性疾病、特殊體質或醫生有個別飲食建議,則應遵從專業指示。

 

拗柴後遺症

很多人誤以為拗柴只要腫脹消退就代表痊癒,事實上,腳踝扭傷如處理不當,容易出現踝關節錯位、力線改變等後遺症4。這不僅會導致持續腳痛,甚至影響膝部及腰部,增加日後運動或日常活動時的不適與受傷風險。部分患者康復後仍會有踝關節不穩、易再次扭傷、慢性腫痛或關節炎等問題。

 

重複性扭傷的成因及預防方法

拗柴處理不當,不僅可能留下後遺症,還會增加日後反覆扭傷的風險。

為何有些人容易反覆拗柴?

有些人特別容易反覆出現腳踝扭傷,通常與以下因素1有關:

  • 韌帶鬆弛或曾受傷:過往有扭傷經歷,腳踝韌帶可能變得較鬆弛,降低關節穩定性。
  • 肌力不足:下肢及腳踝周邊肌肉力量不足,無法有效支撐關節。
  • 平衡及協調力差:本身體感覺較弱,容易因地面不平或動作不穩而再次扭傷。
  • 不合適鞋履或運動習慣:穿著不適當的鞋子、運動時熱身不足、過度疲勞等,都會增加受傷風險。

如何有效預防拗柴?

預防反覆拗柴5,需從日常生活及運動習慣著手:

  • 強化肌力與平衡訓練:定期進行腳踝及下肢的肌力和平衡運動,例如單腳站立、平衡板訓練,有助提升穩定性。
  • 選擇合適鞋履及護具:運動時穿著合適鞋履,必要時配戴護踝,增加支撐。
  • 平衡及協調力差:運動前做足熱身,避免在濕滑或不平的地面劇烈活動。
  • 不合適鞋履或運動習慣:保持適量運動,避免長期久坐或姿勢不良。

 

常見問題


不一定。雖然休息有助減輕初期不適,但正確的急救、適當醫療處理和有系統的復康訓練同樣重要。單靠休息易錯過最佳復原時機,亦可能增加反覆受傷風險。

受傷初期(48小時內)應冷敷,有助減輕腫脹和疼痛。腫脹消退後才可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但切勿過早熱敷,以免加重腫脹。

瘀血屬常見現象,多為韌帶受損後微血管破裂所致。可持續冰敷及抬高患處,協助消腫和瘀血消散。如瘀血範圍持續擴大或伴隨劇痛,建議及早求醫。

應在症狀完全消退、無明顯疼痛及腳踝活動正常時才逐步恢復運動。建議循序漸進,並可先進行一些低強度活動或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復康,避免過早負重導致再次受傷。

備註:

1 資料來源:OrthoInfo,《Sprained Ankle》。
2 資料來源: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UK,《Sprains and strains》。
3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拗柴飲食禁忌|扭傷戒口忌吃4類食物!勿飲奶茶?中醫推介11款食物湯水加快康復》。
4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拗柴後遺症 中醫治踝關節錯位|健康有營》。
5 資料來源:HKET,《健康專欄|反覆拗柴扭傷後遺症多 練習單腳站立練平衡力》。

免責聲明

本材料中包含的資料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的任何推薦或建議。 閣下不應僅憑本文所載的資訊作出任何決定。在根據本材料中的任何資訊採取行動前, 閣下應考慮個人情況並尋求獨立意見。

蘇黎世保險(香港)(「蘇黎世」)從其認為可靠的來源獲取本材料中的資訊,但並不保證資訊的正確性、充分性和完整性。 

本材料中提及的保險產品由蘇黎世保險承保,並僅擬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銷售。如根據該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就任何保險產品或服務進行要約或邀約屬違法行為,本材料不應被視為在該司法管轄區銷售任何保險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或邀約。

此處提供的產品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保險合約的一部分。有關詳細產品特點及詳細的條款及細則,請參閱相關的產品冊子及保單條款。如有任何不同之處,請以保單條款為準。蘇黎世保險保留對所有事項的最終批核和決定權。

未經蘇黎世保險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本材料中的全部或部分資訊。在任何情況下,蘇黎世保險均不對任何人因使用、依賴或分發本材料所載資訊而引起或與之相關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負責。